坚持以人为本,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,zhaosf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创新和升华,是新世纪、新阶段加强部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。部队党委机关领导,带头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,就要坚持以人为本,把从严治军的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,推动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。 一、严在“格”内,坚持依法治军 治军之道,贵在治法。法规制度是部队建设经验教训和内在规律的总结和揭示,也是对指导思想、工作方法、目标要求的明确和指引,是开展各项工作、完成各项任务的准则。实践表明:工作落实这也难,那也难,依法办事都不难;这水平,那水平,落实好法规制度就是高水平。一是要牢固确立条令条例的法规意识。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部队中的一切工作本该源于法、施于法、忠于法,但有的同志对法规制度知之不多、知之不深,往往把制定“土政策”当创新举措,把落实“土章法”当作工作有魄力,把严格依法办事反而当作死板僵化;有的同志安排工作和处理问题,只看上级领导是怎么讲的,不管条令条例是怎么规定的,只图一时痛快、查处有力,不依法办事、盲目蛮干,往往以言代法、以权代法、以情代法,甚至以违规对违纪、以“土政策”代替规章制度。这些问题,根本上是人治大于法治、人权大于法权等陈腐观念和习惯思维带来的恶果。坚持治军从严,必须从确立和强化条令条例就是法规的观念入手,切实做到以法为据谋事决策、安排工作,老老实实地按照法规制度的要求带部队、抓落实,坚决防止和纠正“脱纲离谱”现象。二是要熟悉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。知法懂法是依法办事的前提和基础。现在,有的领导和基层干部片面认为学法用法是基层的事、下级的事,自己抓得紧不紧无关紧要;有的习惯于就事论事谈心得、讲方法,总把干部的能力弱归结为成份新、经验缺、具体问题处理不好,很少从知法、懂法的基本素质、依法办事的实际能力上找原因、拿对策,结果是培训没少搞,传经送宝、解决现实问题、提高具体能力的课没少讲,却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。因此,各级必须切实把条令条例学习作为依法治军的奠基工作抓紧抓好。要突出干部这个重点,通过开展“条令法规学习月”、集中培训、考察考核等方法,使基层干部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。要着眼法规学习经常性,采取“每天一题”、“队前提问”、设立点将台等方法,使条令条例学习经常化、制度化,增强官兵学法用法的自觉性。三是要自觉运用条令条例规范工作。现在有的单位抓落实的主观性、随意性大,往往想起啥抓啥、碰到啥抓啥、上级检查啥抓啥,致使工作缺乏规范性、系统性、持久性,既“师出无名”、“反复无常”、“抓一漏万”,又搞了许多半截子工程,甚至工作“撞车事故”频发,忙乱、乱忙现象严重,人力、财力投入了不少,质量效益却十分低下。这都是依法规范不力造成的。因此,贯彻依法从严治军的要求,就是要通过抓规范、正秩序、强养成,在培养官兵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习惯上下功夫。要依法治教、依法治训、依法治管、依法治装,按照《大纲》抓训练,按照条例抓管理,按照《纲要》抓基层,严在一点一滴,严在每时每刻,严在一人一事,以此来严格规范部队的一切工作,建立基层正规的战备、训练、工作和生活秩序。 二、管在“理”中,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,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从严治军,就必须紧紧围绕做人的工作这一切入点,坚持在管理中理解人、尊重人、培养人,增强从严治军的凝聚力和综合效益。一是要理解人,注重以理服人。我军是保卫祖国安全,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武装集团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管理部队,使广大官兵始终保持严明的组织纪律。但是,严格管理不等于简单粗暴,严格管理不等于打骂体罚,纠正打骂体罚战士的不良现象也不等于放弃对部队的严格管理。一方面,管理得有“理”,理顺了,管理才有说服力。常言到,以理服人,心悦诚服;以力服人,口服心不服。要坚持以理服人,以理带兵,坚持理论灌输,启发基本觉悟。另一方面,管理要注重说“理”。理到是非明,要注意用道理引导官兵明辨是非清白;对犯错误的同志要给他们讲清错在哪里,有什么危害,使对方服气,晓之以理,才能导之以行。只要我们用理讲理,就一定能管好官、带好兵,也就能创造良好的管理氛围。二是要尊重人,满足合理需求。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军,就是要承认官兵是在部队建设的主体,充分相信管理对象的思想觉悟,充分尊重官兵的正当权益,尽可能满足官兵的合理需要。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,基层官兵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。但一些侵犯官兵合法权益的现象还存在。有的对身体素质弱、文化程度低、违反纪律的战士进行侮辱和体罚,侵犯官兵的人格权,极大地伤害了官兵的感情。因此,各级领导和机关一定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,落实以人为本要求,切实尊重和维护好基层官兵的合法权益,坚决纠正侵权行为,增强管理工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。三是要培养人,着力提高素质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,着眼官兵的全面发展,是转化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的对立矛盾、提高管理层次和效益的基础工程。因此,从严治军必须牢牢抓住培养提高官兵素质这个切入点和抓手,把育人与管人有机结合起来,把严格管理与德育智育结合起来,坚持育人为先,着力提高官兵的思想境界、文明素质和生活品位。作为基层部队,首先要转变过去发现问题“一通了之”、“一批了之”的传统做法,注重帮助基层解决管理中的倾向性问题,提高基层营连的管理方法和带兵能力;要以学习条令条例、传授管理知识、交流带兵经验、剖析典型案例、研究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,组织管理干部骨干培训,提高干部骨干依法科学带兵的素质。要在广大官兵中广泛开展“创建学习型军营,培养知识型军人”、“创放心岗位,干一流工作”活动,营造浓厚的学习成才氛围,提升官兵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,以此促进管理效益的提高。 三、治在“根”上,坚持综合治理 部队建设的过程就是在紧盯薄弱环节,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进步的。落实科学发展观,实现部队的协调发展、全面进步,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,坚持综合治理,下大功夫解决部队建设特别是从严治军过程中的一些“顽症”,实现重点突破,促进基层全面建设、整体提高。一是坚持思想教育先导,打牢从严治军的基础。管理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。严格管理是建立在说服教育、启发自觉的基础上,加强纪律法规教育,提高官兵遵章守纪的自觉性,是落实从严治军方针的前提。在实际工作中,有的干部认为把官兵管得紧紧的、死死的就是严格管理;有的在管理工作中忽视了说服教育的作用,片面地强调官兵的服从,以强制性的手段管兵带兵,表面上把兵管住了,实际上管住了行为管不住思想,管住了营区内,管不住营区外;管住了平时,管不住节假日;管住一时,管不住长远。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。做好人的工作,首先要说服教育,启发官兵的思想觉悟,把严格管理建立在官兵自觉服从的基础上。因此,落实从严治军,必须从教育入手,抓好经常性的纪律教育和思想教育,不断强化部队的纪律观念和法规意识,使全体官兵自觉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,为依法从严治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。二是坚持严兵首先严官,扭住从严治军的关节。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是管理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,自身形象如何,直接关系到从严治军方针能否真正落实。因此,治下先治上、严兵先严官是从严治军的关键。针对当前部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个别干部党性不强、作风松散、不思进取、履职不严等问题,要从“从严治上、从严治官”这个关节点入手,正本清源,加大治理力度。首先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,通过开展“每月一课”、述职报告、民主生活会、谈心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,引导干部少一些对名权利的欲望,多一些干好工作的执著和拼搏;少一些急于调整、升迁的浮躁之气,多一些埋头苦干、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。其次要加强条令法规的学习和践行。只有学法才能知法、懂法和用法,才能依法办事、依法施管,才能做明白人、办明白事、当明白官。第三要加强监督惩治力度,充分发挥纪检部门职能作用,加强监督惩治力度,在抓典型、肃党纪、正风气上下功夫,以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从严治军水平的提高。三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,提升从严治军的质量。在从严治军中,有的单位存在重“有形”、轻“无形”的问题。有的把眼睛仅仅盯在设施建设、军容风纪、内务卫生、队列呼号等看得见、摸得着“有形”部分上,而对诸如官兵思想、组织作用、部队风气、官兵素质等“无形”部分下功夫不多,部队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一些同志认识上有偏差,感到抓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事才实实在在,干出成绩有目共睹,费力不大效果显著,所以对“有形”部分的管理情有独钟。实践表明,只注重“有形”管理,不重视“无形”管理,“有形”管理的成果就难以顺利转化和巩固。因此,要坚持“有形”、“无形”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的原则,抓“有形”促“无形”,通过“无形”巩固“有形”,重点在部队的思想、组织、队伍、风气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下细功夫、实功夫,努力提高从严治军的水平和部队建设的层次。
|